处暑:秋凉渐起,防燥养肺-新华网
新华网 > 陕西 > 正文
2024 08/ 22 09:04:37
来源:人民日报海外版

处暑:秋凉渐起,防燥养肺

字体:

  “处暑无三日,新凉直万金。”暑气还未完全消散,阵阵凉风带来了久违的舒爽。在这难得的惬意中,处暑节气一身清朗,如期而至。

  今年8月22日为处暑日。此时节,天空湛蓝,云朵飘逸,凉意渐起,蝉鸣渐渐消散,天地之气舒适宜人,飒爽的秋色率先在北方大地铺陈开来。

  暑气渐消,秋意初显

  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,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。公历每年8月23日前后,当太阳到达黄经150度时,进入处暑节气。

  俗话说“立秋不是秋,秋在处暑后”。在节气排列顺序上,为何含有“暑”的处暑排在立秋节气之后?众所周知,三伏天是我国一年中最热的时期,而立秋往往处于三伏天的中伏,此时天气仍然比较炎热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记载,“处暑,七月中。处,止也。暑气至此而止矣。”到了处暑,三伏将尽或已尽,暑气开始消退,酷热的天气到了尾声,所以处暑在立秋之后,处暑即“出暑”,意味着即将进入气象学意义上的秋天。

  处暑时节,气温逐渐下降,北方会越来越凉爽,昼夜温差逐渐增大,但很多地区还会出现高温天气,人们把立秋后的高温天气称之为“秋老虎”。南方俗谚说“处暑十八盆,天气自然凉”,意思是处暑后天气依然炎热,人们每天需用一盆水冲凉,待洗过18盆,到了白露节气,才能感觉到真正的秋凉。

  虽暑气尚未散尽,处暑时节已有秋高气爽的初秋味道。农谚说“处暑天不暑,炎热在中午”,此时“早晚凉”的天气特征越来越明显;时不时会下一场细雨,送来人们渴望已久的清凉,正所谓“渐有新凉递好秋”。

  古人将处暑分为三候:一候鹰乃祭鸟,二候天地始肃,三候禾乃登。处暑时节,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,还会把捕到的猎物摆放在地上,如同陈列祭祀;天地间万木生长由盛转衰,即将开始凋零,大地的肃杀之气逐渐昌盛起来;历经了春耕夏播,农作物进入成熟期,五谷丰登的时节即将到来。

  处暑是暑热的休止,也是秋收的序曲。这一时节,昼夜温差逐渐加大,有利于农作物养分的累积。此时,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正是收获中稻的大忙时节,一些夏秋作物也即将成熟;黄河中游晋南地区春玉米大多开始进入乳熟期,复播、晚播的秋作物也进入开花、授粉和籽粒形成期,棉花也进入了吐絮收获期……广袤的田野步入“稻花香里说丰年”的阶段,丰收图景已近在眼前。

  “处暑处在夏秋交替、由热转凉的时期。此时,溽热的暑气渐渐消退,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,阳气渐收,阴气渐长,秋气渐起,即便天气炎热,也不像暑夏之季那样熏蒸难耐。”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副主任医师李晓玲介绍,此时养生不仅要滋阴防燥、润肺养肾,还要重视身心并调,减轻身心负担。

  处暑吃鸭,滋阴补虚

  对沿海渔民来说,处暑以后就是渔业收获的时节。每年处暑期间,沿海部分地区会举行盛大的开渔节,庆祝禁渔期的结束,欢送渔民驾船出海。此时海域水温依然偏高,鱼群会停留在渔场周围,鱼虾贝类生长得比较成熟,适合捕捞。处暑过后,便是各种海鲜上市的时节,人们可以大饱口福,尽情享用肥美的海鲜。

  俗话说“七月半鸭,八月半芋”,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传统。古人认为农历七月中旬的鸭子最为肥美营养,鸭子的做法也五花八门,有烤鸭、白切鸭、柠檬鸭、荷叶鸭、酸梅鸭、酒酿蒸鸭、八宝鸭……处暑这天,老北京人会去买处暑百合鸭,这是选用百合、陈皮、蜂蜜、菊花等养肺生津的食材制作而成的鸭子,味道可口;在江苏地区,人们会烹饪一道鸭子菜,盛出的第一碗还要先请邻居尝尝,有“处暑送鸭,无病各家”之意。

  “鸭肉味甘性凉,不仅可以滋阴养胃,还可以缓解阴虚火旺,起到祛火降燥的作用。”李晓玲介绍,《本草纲目》记载,鸭肉能“填骨髓、长肌肉、生津血、补五脏”,可补虚生津、利尿消肿,体虚有热、食欲不振、潮热汗出、大便干燥、心烦失眠或水肿的人,秋季可适当多吃鸭子。

  在福建福州,处暑节气有吃龙眼配稀饭的习惯,当地人认为,夏天天气炎热,人体消耗多,这样可补充能量;广东人在处暑有喝苦凉茶的习俗,意为入秋要吃点“苦”;浙江人则喜欢吃点“酸”,当地人说“处暑酸梅汤,火气全退光”。

  “处暑之后早晚温差逐渐增大,秋燥渐显,饮食上宜‘增酸减辛’。”李晓玲介绍,此时可以多吃山楂、苹果、葡萄、柠檬等酸味食品,多喝水补津液,适当食用具有滋阴润燥作用的食物,如粳米、糯米、南瓜、萝卜、蜂蜜、芝麻、百合、银耳、荸荠等。随着天气转冷,西瓜这类大寒的瓜果则要少吃或不吃。

  民间说“处暑秋梨最养人”,处暑吃秋梨有着健康喜乐、远离烦恼的美好寓意。“秋梨味甘,有润肺止咳、滋阴清热的功效,特别适合秋天食用。”李晓玲说,梨子也可榨汁、炖煮,对脾胃虚寒的人很有帮助。处暑过后天气日渐干燥,一口咬下清甜多汁的秋梨,别提有多滋润了!

  迎秋赏景,收敛神气

  处暑过后,天气渐凉,民间常说“春捂秋冻,不生杂病”。“不过,‘秋冻’也需灵活变通,关键在于随时调整衣物。”李晓玲说,对于青壮人群来说,天气转凉时不宜过早、过多地穿厚衣服,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。处暑之时,暑热未尽,虽有秋风送爽,但一日之中温差较大,早晚较凉而中午炎热,因此不可一味“秋冻”,当天气骤然变冷时,也应适当增添衣物,以凉而不寒为宜。同时,应注意腹部的保暖,勿使脐部受凉,以免影响脾胃的功能。

  处暑之后,秋高气爽,正是人们畅游郊野、迎秋赏景的好时节。民间素有“七月八月看巧云”之说,指暑气消散后,天上的云彩不像大暑之时厚重成团,而是疏淡自如,显得格外悠闲自在。专家建议,此时不妨走出户外,徒步郊游、登高望远、观云抒怀,以积极的心态迎接金色的秋天。

  “秋天是锻炼的好季节,但秋天养‘收’,不宜做运动量较大的运动,尤其是老年人、小儿和体质虚弱者。”李晓玲说,处暑时节的运动量及运动强度可较夏天适当增大,可以选择慢跑、太极拳、五禽戏或作呼吸吐纳、扩胸运动等锻炼方式,以似有汗出但不疲倦为度,这样有助于机体内气血通畅。此时早晚天气凉爽,运动时间选择在一早一晚比较适宜。

  随着暑热渐退,秋意渐浓,自然界逐渐开始呈现萧瑟的景象。“自古逢秋悲寂寥”,人们容易触景生情而产生悲伤的情绪,不利于人体健康。“在时令转变中,要维持心性平稳,注意身、心、息的调整,以保生机元气。”李晓玲建议,在精神调养上,处暑时要注意收敛神气,使神志安宁、情绪平静,切忌情绪大起大落,平时可通过听音乐、练习书法、钓鱼等活动安神定志。

  中医认为,秋天阴气渐增、阳气渐减,人体的阳气也随之内收。“此时需注意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,尽量做到早睡早起,争取每天多睡1个小时。”李晓玲说,一般来说,秋季睡眠以晚上9时至10时入睡、早晨5时至6时起床为宜,中午时分应注意午休片刻,可弥补夜晚睡眠不足,有利于保养精气、缓解秋乏。

  “天上双星合,人间处暑秋。”八月将末,秋景初微,告别夏的绚烂,迎来秋的内敛,在不可逆的岁时变迁中,愿我们满怀希望,迎接下一站的精彩。(记者 王美华)

【纠错】 【责任编辑:汪艳 】